加到百度搜藏~~!! Add to Technorati Favorites 收進MyShare書籤 推入聯合udn部落格書籤 收藏到Fiigo書籤 奇摩的分享書籤 加入到YouPush書籤

RSS 訂閱 Bloglines Join My Community at MyBloglog!

2008/12/21

誰把遊戲變成魔獸

 


  在看這篇文章以前,請先抽空看完以下三段影片:


《誰把天才變成魔獸──01》


《誰把天才變成魔獸──02》


《誰把天才變成魔獸──03》
  

  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奈著性子看完?我是撐著看完了啦。第三段影片大約兩分五十秒左右,一位家長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,他說,他知道這些廠商設計遊戲就是要錢,他真想知道究竟廠商要在自己孩子上掙得多少錢,他要一次買斷,然後再也不讓自己孩子玩《魔獸世界》……

  會找到這幾段影片,其實是久聞了大陸版魔獸世界角色模組被「和諧化」,想說找個傳說中「不死族的肉被填滿」、「再也看不到沒下巴的啊哈先生」、「被清潔公司打掃過的幽暗城」影片來看看,想不到就給翻出了這等神奇的玩意。

  姑且不提《魔獸世界》被妖魔化的問題,畢竟這款遊戲暢銷全世界,當然成為聚焦的重點;我們先平心靜氣,其實整整三段影片的報導,講的問題核心該是在於網路成癮,以及許多玩家自制力不足上面。

  還記得好多年前,《天堂》在台灣當紅,媒體新聞上也常見影片中那些類似橋段,有許許多多的青少年鬥毆、兇殺案件起因於網路口角;網路成癮者猝死於網咖;網友見面發生強暴事件等,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,在當時似乎都歸咎於《天堂》,直至今日,《天堂》依然有著大量玩家,也培養出許許多多被戲謔為「國中生」的白目玩家。並不是說《天堂》的玩家族群素質低劣,而是這樣的頭銜被硬生生壓在一套只是為了提供休閑娛樂的遊戲上,只因為被指摘的對象是萬惡的「網路遊戲」。

  同樣的事情終於發生在大陸,只是這次受到批判的遊戲,換成了《魔獸世界》。

  我自己也算是《魔獸世界》的玩家,有一隻62級的死亡騎士,不過上線的時間不長,也不常上線,直至今日,應該已經第三天沒上線了。本來今天回來打算上線,卻也因為看了這段影片,想想還是留點什麼東西好,算算時間,文章寫好,大概也要睡了吧!

  簡單來說,我自己並沒有遊戲中毒的困擾,雖然這個困擾間接造成了別的困擾,但那又是另外一篇文章的故事了,就先不提。重點是,其實666是《魔獸世界》玩家,而且還是很認真玩遊戲的玩家,天天上線,號稱任務博士。但他有著自己的生活作息,並不會因為玩個遊戲當了任務博士交了一堆網友,然後把自己的私生活搞荒廢掉。因此可以確認,認真玩遊戲,以及沉迷到失去自我,這兩件事情在本質上是不相衝突的,會因為玩遊戲把自己生活搞砸的人,不能全然怪罪於成癮度較大的網路遊戲,也更不該沒頭沒腦地把一切的錯都推給「一套明明陪伴自己渡過許多歡樂時光」的遊戲上。

  遊戲,是休閒。休閒不會也不該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,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搞到除了休閒別無他想的時候,他就準備脫離社會了。

  央視的特輯煞有其事地拍了一整段自白性質強烈的紀錄片,去譴責《魔獸世界》如何荼毒玩家的心智,怪罪了血腥畫面、迷惑人的音樂、錯亂的價值觀等等,就是沒有人真正去責備,為什麼這些重度成癮的玩家會把自己搞得人不人、鬼不鬼。究竟是遊戲的錯?還是這些人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!

  我覺得這是很糟糕的現象。大陸是共產政權,當然有權力以任何「端正善良風俗」的名義修改遊戲模組、任務。搞到後來,以大陸文化部的審核標準看來,礙於新手任務牽涉殺害親人、虐殺平凡人的劇情,或許大陸永遠無法開放死亡騎士這個黑暗面重重的職業,也就理所當然地玩家無法感受到,當死亡騎士完成新手任務,終於迎向光明面的那一瞬間,那種令人不禁為之鼻酸的深刻故事。

  捨棄了面對黑暗,終究也看不見真正的光明。這句話不單只是在說大陸版死亡騎士的開放與否,也是針對著整部央視紀錄片中心思想所做的結論。

  或許要在數個月後;甚至在多年以後;也或許是永遠不會有這個機會,那些對遊戲抱持著單純恨意的家長才會回過頭來反省,把自己孩子前途搞砸的,並不是區區一套讓人玩物喪志的遊戲;把自己孩子往後人生搗毀的,其實是孩子自己的雙手,以及那一味袒護孩子錯誤行為的父母親自己。

 

2008/12/04

宗教=生命=錢!!

 全台最暢銷 農民曆年印600萬本

【聯合報╱記者梁玉芳/台北報導】

每年十一月底,各縣市政府、公司行號、各地宮廟開始寄發明年的「農民曆」,和民眾搏感情。根據研究,千年以來,農民曆(或稱「黃曆」)一直是民間最暢銷的書籍;曆書研究者陳俊榕更大膽推估,台灣地區每一年印行的各式農民曆約在五、六百萬本以上,還年年翻新,外銷華人圈,無書能出其右。

多能賣…版稅年收九十億

中央研究院院士黃一農指出,農民曆的暢銷,在過去一千多年間並無太大變化。他曾查考古籍發現,元朝年間,約西元一三二八年,當年的官印黃曆就高達三百多萬本,「絕對是該年全世界最暢銷的單一書籍」;政府靠著賣官版黃曆,收入就高達當年全國歲賦現金部分的千分之五。

換句話說,若比照現在政府規模,那麼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一兆八千億元的千分之五,約是九十億元,幾乎接近消費券預算八百五十二億元的十分之一。

即使廿一世紀,溯自秦代的曆書還是支配華人生活,愈是人生重大儀式,婚嫁、入宅、開店,愈是要翻翻農民曆選個「好日子」。黃曆研究者郭泰指出,自古黃曆就是「老百姓每日生活的指導手冊」,教人「順應四時的行事曆」。

多權威…婚喪喜慶照書走

不少現代人對農民曆的依賴,直有古風。住台北的阿P說,七十二歲母親堅持,換瓦斯爐得選「宜安灶」的日子;買新家具,工人得在「定門、安床」吉日上門;出國更是大工程,必定翻看黃曆,選「出行(指外出遠行)」吉日,「不僅出門、回程都得吉日,連旅程中轉機那天也得吉日,飛機起降要選吉時;我媽還要看會不會跟她生肖犯沖。」有人理髮、探病都要看黃曆避沖煞。

農民曆至今左右百業淡旺季,像餐廳、糕餅業、房地產、車商都依照曆書上好、壞日子分布,預估當年的營業高、低峰,以購進物料、擬定行銷計畫等。

知名農民曆作者陳鵬仁說:「很多五星級飯店都提早一年就來買農民曆稿子,書都還沒印,他們要先一步參考。」

多搶手…政商一印百萬本

陳鵬仁也透露,像國華人壽、國泰人壽、某政黨都來買他的農民曆版權,要印給客戶及黨員;某家公司「一印就是九十八萬本」,「幾十萬本」都是基本印量,稍微估算就知這個市場有多大。

學者指出,古代朝廷有「欽天監」發布曆書,民國之後則是由五術、擇日師排出「通書」(黃曆的專家版)、黃曆,各地命相師可掛上各家堂號另行出版,或賣出版權由公私機關印行當贈品。

命理專家白漢忠指出,台灣每年編成的黃曆及通書(曆書的專業版)約有廿多種。細究版本,各家大致相同卻有小異。

多神通…沖煞宜吉背到熟

黃一農指出,農民曆內容不外乎曆法、節氣和術數的神煞宜忌等幾部分;曆象、節氣在氣象局網站上都找得到官方版本,擇日師最能發揮的,就是決定每日宜忌了,「你蒐集的神煞跟我的不見得一樣」,這部分就各顯神通了。

郭泰指出,黃曆向來最遭人詬病為迷信或怪力亂神的,也就是選擇吉日良辰這部分;清朝時,信基督的太平天國頒行的黃曆就刪去所有禁忌,只註明節氣與禮拜天;宣統年間頒布的黃曆,也禁止刊載宜忌、沖煞、方位、流年、太歲;日據時代台灣的黃曆,也只有「宜」而且「忌」;不過,光復後,又全都恢復了。

原因就在於:民眾對黃曆最依賴的,正是它的沖煞宜忌。這種「文化制約」歷久不衰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看完這則新聞,除了囧之外還是囧。

 記得之前看過另外一則消息,說全球歷久不衰的暢銷書籍就是--聖經。

 所以這種民俗信仰、宗教還真是具有全球共通的影響力啊!

 自此我得到一個結論:

 宗教是一種信仰,而信仰是一種力量,這個力量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,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錢!

 換言之,只要能掌握住一種宗教,就能夠有錢!

 我想,乾脆我們仲魔也來經營個宗教團體好了……orz

 
 為什麼人會這麼離不開宗教呢?

 因為所有的人都需要信仰。只是每個人的信仰不同,每個人心中的疑問不同。

 疑問相同的人就會聚集在一起,而這當中只要有一個人能夠成為大家的解答者,那宗教就會形成。

 人之所以會想要去依附宗教,其實只是要求心安。

 如果有一種說法可以讓人安心,那自然就會把那種說法奉為圭臬,這是人的天性。

 只是在我們的民族性上,是喜歡錦上添花的,所以一旦發現有得依附了,就會想出很多很多種方式去美化那個宿主,一來是隱藏住自己在依附的事實,二來是要讓自己的依附正當化、求自己的心安,所以才會衍生出那麼多宗教的儀式。

 單純的信仰,是不會告訴你在什麼節日要做什麼儀式的。
 
 因為信仰是心的問題。